奋斗故事·访谈 | 常小青:行走在“电力天路”的华电人
常小青:行走在“电力天路”的华电人
芽苞醉暖,余寒未消。通过线上形式,我们有幸采访了我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专业81级常晓青师兄,与师兄一起回忆那年春天,在华电的日子。
校友简介
常晓青,1981年进入华北电力学院(现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专业学习。大学毕业后就职四川省电力公司,先后担任电网调度运行工程师、计划检修工程师,运行方式处主任工程师、处长,调度运行处处长,调度中心副总工程师,阿坝供电公司副总经理,现为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韩庄乡男子职业技术高中?”师兄爽朗的笑声回荡在耳畔。
年轻的身影映照在孤独的路灯下,昏黄而静谧。那年的常师兄在晨曦中将朝气和活力带给华电,也在夜晚将孤独留给自己。“即使孤独一人也无所谓,去追求自己的独一无二吧!”常师兄将别人认为死板老旧的教学模式和枯燥乏味的专业知识紧紧地攥在手心,追求着属于他的“独一无二”。
“虽然现在课本上学习的知识看似很死板,但其实都很重要。你不知道有哪一块知识你今后会用到哪一项工作中。所以本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是今后一切作为的基础。所有的知识和能力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学得扎扎实实,才能学以致用。基本的内容不需跟那么多的潮流,只要基础知识学好了,日后遇到了问题都好解决。如果现在过早地研究这些问题,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积累,就像没学会走就想跑一样,迟早会摔个跟头。”常师兄娓娓道来。
另外,在大学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想有后期专业技术的成长进步,将来取得更好的职业生涯发展,就得有个平台。“就像我们四川电科院的团队参与了全国第一座智能变电站(北川110kV变电站)、青藏直流拉萨换流站、特高压(复奉、锦苏、宾金)三大直流以及电力天路等工程的现场调试与技术监督,我们现在正在开展交直流协调控制、设备状态监检测评价、智能配电网、电力大数据、变电智能化、水电集群优化调度、新能源并网与消纳、储能技术应用等等领域的研究分析和技术储备,这都需要我们现在的团队一步步探索追求,厚积薄发。当然还是要再三强调大学里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一定一定不能少。如果把大学中没搞明白的疑惑带入工作中去,就会事倍功半、寸步难行。基础打好了,以后的问题都能解决。”
师兄说得那么认真,坚定而诚恳。仿佛他在华电收获的是未曾拥有过的,仿佛他与华电没有那么多的羁绊,不过是一见钟情罢了。
团队同行,无畏飙风
“师兄,还记得华电校训吗?”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师兄回答得自然而流畅,仿佛这四词已经默念过无数遍,仿佛这四词已经牢牢地刻在了每一个华电人的脑海里。
特别是团结,一直身处工程一线的常晓青体会更为深刻。就拿川藏联网工程来说,系统调试就是要依靠整个团队才能完成。
川藏联网系统有超过700公里的超长线路、链式弱联系、联网末端轻负荷等特点,囊括操作过电压、快速自励磁以及功角稳定、频率稳定、电压稳定等所有交流电网固有的问题,最为严重的是工程存在着励磁涌流引发波形严重畸变和谐波过电压风险,而这个风险的演变机理和抑制措施也正是由电科院的技术团队首先发现、首先揭示并提出解决方案、成功应用于工程当中的。因此人们说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不仅施工难度最大,运行控制也最具挑战性的高原超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
“这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一个团队,提前预警了这个问题,揭示了演变机理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我们很庆幸的是最后得出的解决方案真正地实施到这个建设项目里去了,真的可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了。”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常师兄正看向远方,在那神奇的“电力天路”上,有着更多我们不知道的故事和无限的情愫。
这条被誉为穿越“世界屋脊”的“电力天路”,创造了三项世界之最——世界上距离最长的高海拔输电线路、世界上穿越冻土最长生态环境最脆弱的输电线路、世界上安全稳定问题最复杂的交流联网工程。常师兄一直以来都没有居功自傲,总是反复强调这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的团结一致,才取得了这次的胜利。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舒婷《致橡树》
比肩站立,风雨同舟。
探寻川藏,无惧险阻
“当世界变得复杂时,它也就更有趣了。”
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人称世界上最艰难、最具挑战性的输变电建设工程,是堪比“川藏公路”、“青藏铁路”的电力天路,是“十二五”期间国家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服务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工程,对西部电力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工程的建成运营,对西藏、四川两地藏区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长治久安起到了重要作用,结束了西藏昌都地区长期孤网运行的历程,改变了这一地区无电、缺电的现状,造福了川藏各族人民。正是有了许多像常师兄一样的始终奋战在建设一线的电力人们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付出,川藏联网工程才取得了圆满成功。
常师兄说着这些成就时,嘴角微微带着笑容,他记起那一个个风雨交加赶工程的夜晚,记起工程完工时大家喜极而泣的面庞,记起华电传递给他无限的力量和动力。
采访终了,困惑许久的问题,在常师兄那里得到了答案。脚下的路仿佛一局庞大而复杂的棋局,等待着我们华电学子一一破局。
春风袭来,骊歌轻响。祝愿常晓青师兄带领着他的团队,在电力技术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行越远。愿每一位华电人都能在华电精神的浸润下,演绎不一样的春天故事。
文字 | 李佳楠 李佳艺
排版 | 王丽涵
审核 | 于海龙